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如何协助企业做好专利布局

时间:2016-11-14 点击:

 摘要:本文探讨了专利布局策划服务的重点,认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应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通过研究业内或者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正确定位企业自身,出具针对企业的个性化布局方案。总体上,企业专利布局应当基于自身产业特点,做到专利布局总体方向正确,布局切合企业实际的、与企业自身相匹配的技术分支,针对竞争对手的布局寻找技术突破,做到全方位、立体、多维度布局,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运营能力。

关键词: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企业 专利布局 策划
 
一、引言
 
    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不断贯彻与实施,我国的专利申请量已经从2012 年开始跃居全球第一,拥有专利申请的企业占比开始扩大,专利储备显著增加。同时,与前期的“追量”阶段相接续的,将会是另一个阶段——“追质”阶段。我国从国家层面已经开始关注此事,例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3 年发布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进一步提升专利申请质量的若干意见》。在“追质”阶段,专利为企业的竞争和运营服务的作用将更加凸显。专利布局是提升专利申请质量的重要手段,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作为专业的服务机构, 应利用其在此方面的专业技能,协同企业提升专利布局水平,提升企业的竞争和运营能力。
 
    专利布局,通常指对专利申请作出战略性规划, 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自身的专利技术,并最大限度地抑制竞争对手。专利布局的特点在于企业对于自身专利的保护事先有规划,而非杂乱无序。目前,上述专利布局服务尚在探索与实践中,国内在该服务领域尚不够成熟,存在整体服务水平不高、服务机构良莠不齐等问题。我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应不断总结经验, 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通过研究业内或者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正确定位企业自身,出具针对企业的个性化布局方案。
 
    笔者认为,我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在协助国内企业出具专利布局策划方案时,应充分认识到,由于相对于欧美先行大企业处于后动位置,国内企业应通过研究业内或者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充分利用后发效应模仿甚至超过先动者付出大的代价获得的技术,获得在技术、市场上的“免费搭乘”效应;此外,一些领域的技术变革速度很快,后动者可通过研究业内或者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捕捉到代表下一代技术发展的技术发展趋势而占据领先位置。同时,国内企业在进行专利布局时,除了进行技术开发以外,也可以多种手段共用,购买、许可等手段均可综合应用,通过研究业内或者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确定进行技术开发或者购买、许可的技术点。
以下是笔者在协助国内企业进行专利布局策划时的一些心得和体会。总体而言,笔者认为,企业专利布局应当基于自身产业特点,做到专利布局总体方向正确,布局切合企业实际的、与企业自身相匹配的技术分支,针对竞争对手的布局寻找技术突破,做到全方位、立体、多维度布局。
 
二、企业专利布局应当基于自身产业特点
 
    不同的产业决定了产业内的企业进行专利布局的不同策略。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在协助企业开展专利布局时,应当协助企业对于产业整体有一个从专利角度的认知。
 
    相比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往往市场化成熟,竞争格局已经形成,技术和专利壁垒已经形成,技术路线选择余地较小,因此,传统产业中的企业在进行专利布局的时候更加侧重如何寻找切入点,在确定的技术路线上预测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实行以点突破带动线突破。
新兴产业则不同,技术和专利壁垒尚未完全形成, 技术路线有多种选择机会,因此,新兴产业中的企业在进行专利布局的时候,就有更多的机会确立新的技术路线,或者在刚刚兴起、专利壁垒较弱的技术路线中展开布局。笔者在研究某移动互联网技术中的某一重点技术的整体专利布局时,发现技术路线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主流的技术路线从2009 年兴起一直至今有大量的专利布局,同时,从2010 年起至2013 年不断兴起一些新的技术路线,一些新兴路线上的专利布局刚刚开始。因此,新兴产业中的企业在进行专利布局时,结合企业的发展可以有更多选择,例如,既可以在刚兴起的技术路线上进行布局,也可以确立自主创新的新的技术路线。在新兴产业中,机会是平等的,敢于集中资源投入,占据某一优势地位,一旦成功,可以占据领先地位。尤其是,一些新的技术路线结合技术趋势、特点看,有可能代表了下一步发展的主流路线,这样的新的技术路线有可能为企业在下一步发展中占据领先优势提供良好的机会。从技术生命周期的角度看,萌芽期、发展期是布局基础专利的最佳时机,而基础专利对于权利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企业专利布局的总体方向应着眼未来
 
    企业专利布局整体应符合“方向第一,努力第二” 的原则,进行布局时应做到大的方向正确。缺少对于未来可能的技术发展的预见,就有可能在技术革新面前丧失竞争优势,尽管该企业有可能是当下的领导者, 典型的例子如柯达、诺基亚等。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在协助企业开展专利布局时,应当协助企业对于专利布局的总体方向有一个把握。
 
    上述原则适用于包括技术更新周期快的产业在内的任何产业。每一次技术变革出现,都会使得保持在旧的技术发展方向上的企业面临困境,而预见到技术发展方向的企业和能快速感知技术发展方向的企业则成为新的引领者。尤其是在技术更新周期快的产业中, 技术迭代快,重大的技术革新推翻了陈旧的体系,带来了革命性的技术变迁。对于此类型的产业,企业在进行专利布局的时候,尤其要及时获取最新技术动态, 并进而快速作出专利布局调整,以在大方向上不落后于业内的热点变化。
 
    通过研究专利本身,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判断出可能的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笔者认为,在针对技术领域作出整体布局分析时,仅针对当前的技术热点、重点进行分析是不够的,对于一些似乎尚未成为技术热点和重点的发展方向,需要基于产业化角度、功能提升的角度、市场前景进行辨识,看其是否代表了下一代技术的发展方向。例如,笔者接受委托在研究某媒体流技术中针对主设备的某一独立的辅助设备的整体专利布局时,首先对于辅助设备的重点、热点等进行了研究,上述多个技术重点和热点对此硬件的机械结构、电子功能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在进一步对专利进行研究时,笔者注意到了另外一个情况,在某申请人最新推出的专利中,提出了一种无需该辅助设备而将该辅助设备的功能整合到主设备中的技术方案。该专利若可行,则该辅助设备无需作为单独的产品进行销售, 用户仅仅需要正常购买该主设备即可,这对于生产该类辅助设备的企业无异于灭顶之灾。笔者通过与企业人员进行进一步沟通确认,上述专利的产业化前景和市场化前景很好,一旦产业化,会使无数生产该辅助设备的企业的存在必要性受到挑战,并且从用户体验、市场需求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集成有辅助功能的主设备代表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上述研究也为相关企业敲响了警钟,提醒其思考是否从整体经营战略上以及专利布局上作出适当调整,以在下一步的发展中不至于丧失竞争乃至生存基石。
 
   因此,尤其是技术更新周期快的企业,对于技术发展趋势的把握应当是动态、及时的。当然,研究专利本身并不是唯一的方法,提供可能的技术革新信息的信号不仅仅来源于专利本身,也来源于市场信息, 来源于其他技术资讯,上述信息可以单独地或者一起被用于进行下一步的技术发展预测。 
四、企业专利布局应与自身的研发能力相结合
 
    企业进行专利布局首先应确保方向正确,在此前提下,如何选择重点布局的技术分支需要考虑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应结合企业实际给出切实可行的布局方案。
    
    企业专利布局与企业自身环境息息相关,需要考虑企业的各种情况,包括其实际的研发能力。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应使专利布局建议具备实操性,真正为企业提供帮助。
 
    企业自身的情况千差万别,有大型龙头企业,有新入企业,有中小企业等等。大部分行业内的中国企业相对于世界范围内的业内巨头而言为处于技术劣势的企业,如何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企业升级转型,获得相对的竞争优势,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是这些企业进行专利布局的最终目的。
 
    笔者在研究某企业的专利布局时,发现尽管该企业具备一定的研发实力,但是相对于国外某重要竞争对手而言,仍然存在总体技术优势不明显、研发水平不高的问题,以该企业现有研发水平而言,短期内尚无法在上述竞争对手的核心技术领域内布局专利进行抗衡。针对该企业研发水平不高的情况,笔者建议: 通过对该竞争对手的细分技术领域进行分析,获得一些总体技术门槛相对较低,自己有可能在该领域加强研发从而超出竞争对手的细分技术领域,并且上述技术领域中的研发突破可以为产品增加额外的用户新体验,增加产品的竞争力。通过聚焦突破,初步确立自己的优势技术,强化相对竞争优势,增加市场份额, 进一步通过提高研发能力,拓展相对优势领域,最终逐渐向核心技术领域进行专利布局扩散,实现以相对优势带动整体优势。
 
    笔者认为,我国很多以加工制造为主的企业,创新能力并不高,必须持续不断地加强研发,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和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情况,不断调整、扩充自己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技术领域,逐渐形成与国外重要竞争对手抗衡的实力。
 
五、企业专利布局的技术重点应针对竞争对手
 
    企业进行专利布局应首先确保方向正确,在此前提下,寻找技术重点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在研究专利布局方案时,全行业的态势固然重要,它对于企业在进行布局时整体的定位认知、大方向的感知很重要, 但在确定布局重点时,还需要考虑如何针对竞争对手进行专利布局,获得在市场、产品上的竞争优势。为此,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在出具布局方案时,必须要结合市场竞争态势,考虑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进行有针对性的专利布局,协同赢取竞争优势。
 
    笔者在研究某企业的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时,将该竞争对手的技术从产品的各个技术角度(例如控制技术、结构技术)进行细分,并进一步将上述技术进行二级、三级等技术细分,从总体上对该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进行详细了解,从中辨识出其优势技术领域、劣势技术领域、空白技术领域,并对其各个技术细分下的微观动态进行提炼总结;此外,针对其各个型号的主打产品,确定出零部件、技术以及工艺的相应专利,研究这些专利是否为该产品的市场、销量增加作出了贡献等等。接着将某企业当前的专利布局和该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作对比,对二者的各个细分技术进行比较,确定出在哪些细分技术中某企业强而竞争对手弱,在哪些细分技术中某企业弱而竞争对手强,以及在哪些细分技术中二者均未形成技术壁垒。基于上述研究,笔者给出了建议,指出某企业需要强化的优势技术是哪些,需要布置遏制性专利的技术领域是哪些,需要提前布局、抢占空白点的技术领域是哪些, 从而在总体上达到遏制对方的优势、强化自己的优势的目的。
 
    总结而言,针对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竞争对手占据优势或者有威胁的技术分支,考虑有无外围改进突破的可能性; 其次,对于竞争对手尚未形成优势的技术分支,考虑聚焦突破,在突破口处布局大量的专利,以形成对于竞争者的壁垒,并构成对于对方优势技术的抗衡力量; 再次,针对竞争对手和自己尚未涉足的空白区域,抢先占领制高点。
 
六、企业专利布局应有纵深、有层次、全方位、多维度
 
    在产品专利布局的层面上,类似于权利要求的布局,从纵向上讲要有纵深、有层次,从横向上讲要多角度、全方位。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在出具布局方案时, 需要考虑上述要求。笔者在实际的专利布局策划中体会到,在进行上述专利布局时,要考虑到多技术角度、多保护主题、时间上的持续保护等多维度。
 
    针对重要产品提出的专利布局,要考虑到多技术角度保护。从产品的整体构架角度来说,要从产品的可能划分的多技术角度进行保护。例如,一个插接装置,在针对该产品进行全面保护时,即使在同一个保护主题(例如插接装置)下,也要考虑从机械、电学、光学、热学等多个角度去进行专利布局。这样一来, 竞争对手从机械、电学、光学、热学任何一个角度采用该设计思路均会侵权。
 
    针对重要产品提出的专利布局,要考虑到多保护主题保护。例如,从系统、产品的整体、产品的独立的部件或者功能模块等不同层级考虑是否需要提出相应的专利布局,从而对产业内的不同主体(例如零部件供应商、整装厂等)均构成明确障碍。
 
     针对重要产品提出的专利布局,要考虑到时间上的持续保护。应当借助于优先权制度、分案制度、国外的继续申请制度等实施保护,从而即使针对同一技术角度,也能不断地针对当前市场中的可能侵权产品调整保护范围,实现动态保护。同时,也能针对产品的不断改良、升级,提供对改良升级产品的持续保护, 扩成一个专利线。
 
七、灵活应用专利布局方法
 
    企业进行专利布局的方式方法是多样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在出具布局方案时,需要与企业一起灵活应用上述方法。
 
    例如,在某一技术领域内,可用来获取可能布局的提示方向的方法有技术分支趋势比对研究、技术路线研究、技术构成研究、竞争对手技术比对研究、技术生命周期研究、功效研究、重点专利研究等,此处不一一列举。此外,也有一些其他方式,例如利用业内已知的大趋势与市场调研到的各种需求的交叉点获得可能布局的提示方向等。这些方法在具体的策划工作中应灵活应用。
 
    此外,在获取一个突破技术后,针对该技术的专利布局的方法也有国外学者提出的大家所熟知的六种布局方式,如路障式、地毯式、围栏式等。上述方法因技术本身的性质(例如开拓式、改良式、规避式等) 的不同也有应用上的不同。      
八、结语
 
    专利布局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它与企业的经营战略、产品战略相关。我国企业在当下的专利布局工作中,应注意到自身实力与大型跨国企业的差异,通过研究业内专利布局和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正确定位,发挥后发效应,以最终实现领先。此外,专利布局因技术领域、因企业个体、因时、因势有所差异,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需不断理论结合实践,出具差异化的方案。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在提供该类服务的过程中,需要与企业密切配合,在总体方向、技术分支、微观布局方面协助企业,提升信息搜集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利用能力、战略策划能力
微信公众号